今年,婁葑街道繼續深化“環抱美好”東環路新時代文明實踐圈的有益探索,錨定“文明賦能基層治理”工作方向,以“文明夜課堂”項目為支點,做實做好做優文明培育,助推基層治理“升溫增效”。項目始終圍繞“成風化俗、以文化人、引導群眾、凝聚群眾”目標,以“軟性服務”激發居民守護文明、參與文明、實踐文明的“共建共治”積極性。
勤儉節約 喜事新辦
志愿者以“婚禮成本”為切入點,通過對比“傳統大操大辦”與“簡約文明婚禮”的差異,讓居民直觀感受鋪張浪費的弊端。同時,志愿者強調喜事新辦不是“將就”,而是讓婚禮回歸“禮”的本質,以文明簡約方式留存美好記憶。
活動現場,志愿者播放了“移風易俗”主題評彈節目。節目借助居民熟悉的方言和貼近生活的劇情,講述主人公摒棄高價彩禮、簡辦婚禮的故事,既讓居民感受傳統藝術魅力,更自然傳遞文明婚嫁理念,讓移風易俗新風悄然浸潤人心。
辨識偽裝 共護健康
民警通過展示常見毒品的仿真模型,詳細介紹了常見毒品、新型合成毒品的外觀特征、偽裝形式,提醒居民提高警惕。互動環節中,民警針對居民提問一一耐心解答,并呼吁大家在公共場合要時刻保持防范意識,共同營造“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的良好社區環境。
垃圾分類 美好共踐
志愿者以趣味問答開場,結合PPT演示、互動小游戲,詳細講解垃圾分類的具體類別、投放要求以及垃圾處理的流程;同時,引導居民將垃圾分類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主動做好家庭垃圾分類,為守護社區環境貢獻力量。
科技科普 探索奧秘
在“探秘智能語音臺燈”活動中,老師借助居民日常使用的手機語音助手,將抽象的智能語音技術轉化為熟悉的生活場景,拉近科技與居民的距離。實踐環節,孩子們親手制作語音臺燈,并在老師的指導下,探索智能語音技術在智能家居、助老設備中的應用,感受到科技對生活的改變。
為指導孩子們探索電波里的“聲音密碼”,老師以“電視臺主持人的聲音如何傳到家里的電視”“手機通話時聲音如何‘跑’到對方耳邊”為引,逐步引出無線電波的概念,通過動態示意圖展示無線電信號的發射、傳播與接收過程,讓抽象知識變得直觀可見,并用過模型組裝,加深孩子們對收音機的構造、原理的認識。
“拾遺”講堂 漫談國學
志愿者結合滄浪亭的布局特點,解析了“借景”“框景”等古典園林造園手法,并以故事化方式講述滄浪亭歷任主人的事跡,讓居民感受文人風骨。搭建底座、組裝亭柱、拼接亭頂……居民們還在動手環節一步步還原滄浪亭的雅致形態,進一步感受蘊藏其中的園林藝術。
談及虎丘塔,老師介紹了其建造年代、修復歷程,還重點解讀了虎丘“三花”,讓居民詳細了解虎丘的歷史價值與人文魅力。在沉浸式簪花制作環節,居民在專業老師指導下選擇花材、修剪造型、搭配色彩、固定造型,既體驗了傳統非遺,也留住了“虎丘記憶”。
全民健身 安康相伴
“動作要柔和緩慢,呼吸要自然均勻。”專業老師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居民拆解八段錦的動作要領、講解養生理念,引導居民養成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居民們神情專注,跟著節奏舒展身體,在一抬一落、一伸一縮間,逐漸放松緊繃的肌肉,緩解日常疲憊。
編輯 婁小軒
2025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