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工業園區淞北路8號,華興源創的白色工業樓宇在藍天映襯下分外奪目,更在科技創新的熱力澎湃中熠熠生輝。這里,既是華興源創高端檢測裝備智能5G工廠,也是“蘇州市超大規模數模混合集成電路測試與量產技術創新聯合體”創新理念的試驗場和重要平臺的承載地。
華興源創高端檢測裝備智能5G工廠
依托華興源創牽頭成立的超大規模數模混合集成電路測試與量產技術創新聯合體,面向產業鏈未來發展的應用基礎研究和共性技術研究穩步推進,產業優秀人才持續引育,行業企業前沿技術從實驗室向生產線加速轉化……集成電路測試這個新一代信息技術及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關鍵賽道正迎來創新十足、活力滿滿的新局面。
頭雁領航
從“單兵突擊”到“團隊作戰”
華興源創是國內領先的工業自動測試設備與整線系統解決方案的提供商。作為中國科創板001號企業,華興源創堅持科技創新、自主創新,深耕專業領域,多款半導體設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
“當前,數字浪潮迭起,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基石,半導體行業正迎來‘黃金時代’。然而一些復雜芯片的測試技術長期依賴海外支持,產業發展亟需突破這類‘卡脖子’的困境。組建創新聯合體正是破局之選!”在華興源創相關負責人看來,創新聯合體是由行業領軍企業牽頭、政府引導,以有效組織產業鏈上下游優勢企業、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協同攻關的體系化、任務型創新組織,在高效整合資源、匯聚發展合力、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方面具有天然優勢。
以自身企業為主體,華興源創與其他6家產業鏈企業共同成立了“蘇州市超大規模數模混合集成電路測試與量產技術創新聯合體”,以抱團攻堅的底氣直面未來發展。該創新聯合體于2023年底正式獲批,重點聚焦高密度數字板卡技術、復雜芯片的兼容性測試技術、高精度、低失真模擬技術等集成電路測試領域的“卡脖子”問題,發起了攻堅之勢。
華興源創總部
攜手創新
從“項目合作”到“發展共贏”
創新聯合體成立之初,成員單位僅6家,均為企業,如今已擴充至12家,涵蓋從芯片設計、制造到測試設備研發、測試服務提供各環節的企業與機構,形成了從原材料供應、設備制造到測試驗證的全鏈條協同創新。
上海艾為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從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聯合創新體首批成員企業,從最初的業務合作到如今的深度“綁定”,艾為電子與華興源創結成了創新發展的“命運共同體”。而在創新聯合體內,成員企業秉持“共組聯盟、共創機制、共同攻關、共建平臺、共聚人才、共推轉化、共辦活動、共造智庫”的理念,均已從松散的個體合作變為共建共享共創的聯盟。
“產學研合作是‘項目合作’,聯合創新體是‘戰略共同體’;前者解決‘技術問題’,后者解決‘產業問題’。”在華興源創相關負責人看來,產學研合作主要圍繞某一具體科研項目或課題,目標短期、明確、技術導向強。而創新聯合體面向的是產業“卡脖子”問題或關鍵共性技術,目標長期、系統、戰略導向強。
正是在這樣的共識下,創新聯合體內,華興源創與上下游企業聚焦“卡脖子”問題聯合攻關,全力破除技術創新的壁壘,匯聚產業整體提升的底氣。“研發過程中最大的瓶頸在于突破高密度板卡技術,我們與聯合體成員企業一起尋找最新測試需求,明確了測試或芯片的問題點。”華興源創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有的放矢的技術攻關更加契合發展需求,“目前我們聯合開發的異構雙核高精度DSP芯片、高端高密度NOR閃存芯片、高密度數字板卡測試技術已取得階段性進展,并助推相關成員企業新品量產或小批量試產,也推動著創新聯合體從‘合作’走向‘共贏’。”
奔赴未來
從機制創新到生態共育
去年11月,超大規模數模混合集成電路測試與量產技術創新聯合體開放日在華興源創舉行。活動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及相關科研院所、高校、資本等,開展人才需求發布、產業狀況分析、探索經驗分享、創新項目路演,搭建了產業合作交流的鮮活平臺。
事實上,創新聯合體不僅為行業企業攜手未來提供了同行平臺,更重要的是面向本產業鏈未來發展需求,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和共性技術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人才,引領和帶動行業技術進步。為此,創新聯合體建立完善相關機制,并通過創新能力建設機制、成果轉化機制、人才培養機制等政策舉措,加速超大規模數模混合集成電路測試技術的攻關與成果轉化,形成共贏發展的更優生態。
運行一年來,創新聯合體成果斐然,累計申請專利36件,授權專利16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6件;軟件著作登記2件;參與企業標準制定1件。在專業人才招引方面,引進信號、機械等半導體相關人才20名,其中博士4名。在產教融合育人方面,開展“芯傳計劃”訓練營等特色培訓;聯合編寫教材《集成電路可測性設計與測試實踐》,分理論和實踐兩部分系統呈現,其中實踐部分引入成員企業的熱門芯片真實案例,形成質量高、實用性強的專業教材,助力集成電路產業優秀人才培養。創新聯合體順利入選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分會人才儲備基地。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自立自強是強國之基。發展新質生產力、助推高質量發展,更離不開創新的‘蓄能賦勢’。”華興源創相關負責人表示,創新聯合體在統籌推動科技、人才、教育一體化發展中已經成為有效的核心載體,聯動科研院所、高校及上下游企業等資源,加速構建“技術攻關-成果轉化-項目孵化-產業培育”的全鏈條發展路徑。“作為牽頭企業,華興源創將依托地方財政支持,進一步規劃共享實驗室及中試平臺,加速攻關突破,加強人才培養,為建設集成電路產業高地積極賦能!”
編輯 顧雅芳
2025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