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市政服務集團精心打磨,曾以網紅打卡地聞名的東沙湖公園紅橋完成華麗蛻變,以兼具安全性與藝術感的全新姿態向市民敞開懷抱。這座承載著無數市民記憶的城市項鏈,以一種全新的姿態驚艷亮相,成為了城市美學的新地標。
紅橋記憶:網紅打卡地的歲月印記
紅橋,以其獨特的紅色外觀和優雅的弧形設計,早已成為市民心中的網紅打卡圣地。然而,歲月的洗禮讓橋體逐漸顯露出疲態,但正是這些歲月的痕跡,讓紅橋承載了更多的故事與回憶,成為了城市記憶的一部分。
匠心改造:全面升級,重煥生機
面對紅橋的“老齡化”問題,市政服務集團迅速行動,對橋面面板及龍骨進行了全面更換,同時對橋欄桿進行了細致的重新油漆。這一系列舉措不僅恢復了紅橋最初的亮麗色彩,更提升了其結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站在橋中央,河面的倒影與橋身的弧線交相輝映,仿佛將彩虹緊緊握在了手中,美不勝收。
翻新前
翻新后
細節之處見真章:路面升級,安全舒適并行
本次改造工程并未止步于橋體本身,紅橋連接處的原瀝青路面也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紅橋連接處原已跑沙損壞的瀝青路面,如今已被改造成陶瓷顆粒防滑路面,為紅橋連接處披上安全鎧甲與時尚外衣。提高美觀性的同時,也加強了行人通行的安全性和舒適度。無論是晨跑的市民還是散步的游客,都能在這片防滑路面上感受到城市的關懷與溫暖。
翻新前
翻新后
繡花功夫:系統性升級,彰顯城市美學追求
此次對紅橋的改造,絕非淺嘗輒止的表面功夫,而是市政服務集團以繡花般的細心與耐心,對橋梁進行的系統性升級。從橋體結構到路面材質,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設計與考量。站在修復后的紅橋上,看到的不僅是一座建筑的重生,更是一個城市對美的執著與堅持。
市政服務集團也將以此次紅橋改造為契機,以“繡花功夫”推進市政設施的精細化維護與升級,讓城市基礎設施成為承載文化、傳遞溫度的“活名片”,持續為市民打造更有品質、更具魅力的城市生活場景。
編輯 孫潔
2025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