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第四屆城市工會集體協商競賽全國決賽在成都圓滿落幕,蘇州代表隊憑借扎實的專業功底、嫻熟的協商技巧和靈活的應變能力,從全國32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斬獲冠軍。金雞湖商務區勞動監察大隊隊員王志浩憑借出色表現,榮獲“優秀選手”稱號,展現了園區集體協商人才隊伍的良好風貌。
近年來,園區人社局高度重視和諧勞動關系構建,將集體協商作為協調勞動關系、維護職工權益、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抓手,多措并舉推動集體協商工作提質增效。
創新工作機制
專門出臺《關于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溝通機制的建議》,指導企業搭建內部高質量溝通對話體系,切實提升溝通成效。創新建立人社與總工會協同工作機制,聯合制定工作方案,推動形成企業行政方與工會“雙向奔赴”的協商格局。成立工資指導理事會,構建政府、企業、工會三方對等協商平臺,并在功能區、重點行業延伸推廣,成功推動納米技術、房產中介等行業簽訂具有示范意義的集體合同。
加強隊伍建設
積極搭建分級分類的培訓體系,通過鼓勵企業人事、工會干部參加人社政策法規知識合格證、勞動關系協調員考試提升政策水平;通過模擬仲裁庭、勞動糾紛調處演練等活動全面提升矛盾調處能力;通過舉辦集體協商技能競賽,選拔優秀選手參加各級賽事,為區域集體協商工作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深化薪酬激勵
每年開展薪酬調研,共同商定并發布工資指導線和工資指導價位,成為園區企業、行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的“風向標”。近年來,重點圍繞能級工資、教育培訓、晉升流動、技術革新、知識產權等議題,引導和鼓勵企業簽訂技能提升、技術創新專項集體合同,有效激發了職工創新活力,促進了企業與職工共贏發展。
推動數字賦能
2019年,開發上線勞動關系運行管理平臺,實現集體合同全流程線上辦理,報送流程從以往的10天左右時間縮短至2天內完成,大幅提升企業集體合同報審效率。同時,積極探索數字化賦能,依托海量數據資源,輔以和諧指數測評等調研數據,率先實現了集體協商與職工離職率、薪資增長率、勞動糾紛發生率的多維度交叉分析,為協商決策提供科學支撐,實現精準指導與動態監管。
下一步,園區人社局將繼續深化集體協商工作,培養集體協商隊伍,推動集體協商覆蓋面和實效性雙提升。強化數字賦能,努力打造更具示范性的新時代集體協商“園區樣板”,為區域高質量發展營造更加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環境。
編輯 許蝶
2025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