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來,我國商業航天迎來高密度發射的爆發期。扎根蘇州工業園區這片親商營商的沃土,蘇州吉天星舟空間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吉天星舟)聚焦衛星遙感這一“黃金賽道”,在技術突破與市場加持的同頻共振中,正加速逐夢蒼穹。

吉天星舟2021年落戶園區,是一家以提供光學主載荷為核心業務的商業化航天公司。四年來,企業形成全譜系光學主載荷從研發、設計、生產到交付的完整體系及批量化生產能力,覆蓋0.5m-200m分辨率,累計交付光學載荷40余套,發射入軌21臺套,成功率達100%。同時,企業依托兩項核心技術——高時效非沿軌一次過境曲線成像技術和新型計算重構高幾何高光譜技術,研制出了新型“高時效、高幾何、高光譜”光學遙感載荷,大幅提高了遙感觀測效率、降低了遙感觀測成本,為商業遙感市場的爆發掃清了技術障礙。
“企業的‘拔節生長’,離不開園區相關政策的有力支撐。”吉天星舟投融資總監王宇介紹,遙感光學載荷是商業航天上游的核心設備,也是遙感衛星中技術含量、技術壁壘最高的部分,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事實上遙感光學載荷專業人才又極為稀缺。“在人才引進過程中,園區的人才補貼、住房福利等優惠政策,成為我們重要的‘加分項’,不僅提升人才的獲得感,還幫助解決人才家庭的后顧之憂,大幅提升了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目前吉天星舟有員工140余人,其中核心團隊整建制來自長春光機所,夯實了企業創新發展的根基。
除了人才,資金也是貫穿企業成長周期的一項持續需求。而吉天星舟每一個關鍵步伐的背后,都有園區投融資方面的暖心服務和務實托舉。去年,吉天星舟恰值Pre-A輪,受整體融資下行影響,近半年未能確定投資機構。“當時我們雖有核心技術,但尚未驗證。是園區企服中心、蘇州納米城等積極幫我們對接各種融資交流活動,提高了我們的融資效率,最終順利完成Pre-A輪融資,加速從技術創新型企業向‘技術創新+市場化’企業轉變。而今年10月,我們已經完成A輪融資,有力支撐了設備投入與產線建設,加速實現關鍵技術從突破到批量應用的轉化。”王宇介紹說。
事實上,從政策的“應享盡享”,到企業發展的“無事不擾,有求必應”,已經成為園區產業服務的生動寫照。王宇感嘆道:“不管是資質認定,還是注冊申報,園區科創委、企服中心等單位都會手把手指導,通過前期培訓、模擬答辯等方式,讓企業申報少走彎路。”目前,吉天星舟已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雙創人才團隊獎、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企業、姑蘇重大創新團隊企業等榮譽,成為企業階段性成果的里程碑。
當前,全球商業航天產業發展勢頭強勁,遙感光學載荷市場未來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沐浴著園區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吉天星舟基于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時效、高幾何、高光譜”成像技術,正在加速構建滿足各領域應用需求的光學載荷技術、產品體系,并開展試驗星座建設及數據應用服務。“我們將扎根園區,深耕光學載荷這一細分賽道,力爭成為中國的領軍龍頭、引領國際一流技術的領先企業!”王宇堅定地說。
編輯 顧雅芳
2025年11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