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定方式是什么?
(一)直接認定。對滿足資格條件并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項目可直接認定并給予項目資助。
1、2022年度及以后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等國家級大學生創業大賽中獲得金銀銅獎或同等位次的項目。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主賽道和產業命題賽道中(主要支持項目主要負責人)獲得金、銀、銅獎項目可分別獲得50、40、30萬元資助;在“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科技創新類和文創類中(主要支持項目主要負責人)獲得金、銀、銅獎項目可分別獲得50、40、30萬元資助;在“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入圍的項目(主要支持項目第一參賽者),可獲得10萬元資助。
2、2022年度及以后在金雞湖創新創業大賽青年專場賽中獲得一、二、三等獎項目可分別獲得15、10、5萬元資助。
3、2025年度及以后在全國高校生物醫藥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江蘇蘇州)半年度及年度路演賽中獲得一、二、三等獎項目可分別獲得15、10、5萬元資助。
4、申報人在海外獲得博士學位,畢業2年以上且尚未全職回國或回國時間不滿1年,符合資格條件的,可獲得5萬元資助。
(二)評審認定。對滿足資格條件并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項目,經組織評審通過的,可給予項目資助。
1、對滿足資格條件的項目,經評審通過,可獲得5萬元資助。
2、2025年度及以后在獨墅湖青創港和蘇州工業園區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半年度及年度路演賽中獲得一、二、三等獎項目,經評審通過,可分別獲得20、15、10萬元資助。
3、申報人具有博士學歷學位,具有2年以上世界500強或中國500強企業工作經歷,首次回國創業,經評審通過,可獲得15萬元資助。
4、2022年度及以后在省市級大學生創業大賽總決賽中獲得一、二、三等獎項目,經評審通過,可分別獲得20、15、10萬元資助。
5、2025年度及以后在蘇州市內高校校級大學生創業大賽總決賽中獲得一、二、三等獎項目,經評審通過,可分別獲得20、15、10萬元資助。
6、由國家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或蘇州本地上市公司(不含新三板)培育和孵化的項目,經評審通過,可獲得鏈主企業或關聯方投資金額的50%資助,最高50萬元。
7、獲得清科榜單中“中國早期投資機構”、“中國創業投資機構”排名前20名的機構投資的項目,經評審通過,可獲得最高50萬元資助,其中機構出資金額200-500萬元(不含500萬元),可獲得20萬元資助;機構出資額在500-1000萬元(不含1000萬元),可獲得30萬元資助;機構出資額在1000萬元及以上,可獲得50萬元資助。
(三)提檔支持。對符合資格條件和認定條件的特別優秀的項目,經綜合評審,可適當提高支持額度,最高可至100萬元。
二、申報類別及要求有哪些?
青創資金申報人需同時滿足以下基礎條件:
(1)申請人為畢業5年內海內外全日制高校畢業生或在校大學生;
(2)申請人于2025年1月1日后在蘇州工業園區成立企業或擬成立企業,在企業中持股并擔任以下職務之一:法定代表人、核心管理層、執行事務合伙人、個人獨資企業負責人;
(3)申請項目符合以下產業領域: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納米技術應用及新材料、人工智能及數字產業、新能源及綠色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等;
(4)對各類大賽獲獎項目,申請人需為項目第一參賽者或主要負責人。
三、撥付條件是什么?
直接認定類項目撥付條件如下:項目資助分兩筆等額撥付,第一筆撥付前需滿足:申請人已在園區注冊企業并繳納社?;騻€稅滿3個月;第二筆撥付前需滿足:申請人繳納社?;騻€稅滿12個月。如申報人為在校大學生或高校在職人員,則社?;騻€稅繳納不作要求。
評審認定類項目撥付條件如下:項目資助分兩筆等額撥付,第一筆撥付前需滿足:申請人已在園區注冊企業并繳納社保或個稅滿3個月;第二筆撥付前需滿足:申請人繳納社?;騻€稅滿6個月。如申報人為在校大學生或高校在職人員,則社保或個稅繳納不作要求。
獲得認定的項目如滿足第二筆撥付條件,可一次性撥付。青創資金主要用于支持青年創業企業的啟動和發展,獲評青創資金資助的項目需在獲評后6個月內注冊企業,逾期視為自動放棄青創資金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