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蘇州市教育局積極統籌全市教育資源布局,優化資源配置,2025年全市新改擴建投用中小學校(含幼兒園)37所,增加學位約4.75萬個。持續擴大普高資源供給,提高普職比,讓有意愿、想讀普高的學子有更多的機會進入普高就讀。
2025年,民生實事項目“普通高中擴容提質行動”已竣工5所普通高中,其中包括昆山市亭林高級中學、蘇州大學附屬中學勝浦路校區、蘇州實驗中學太湖科學城校、太倉市實驗高級中學和吳縣中學滸墅關校區。截至目前,高品質(特色)普高立項學校總體完成規劃任務的55%。
先進的無感擴音設備、課堂教學分析系統,寬敞明亮的宿舍,人臉識別門禁,可視頻通話的公用電話……今年9月,蘇州大學附屬中學勝浦路校區正式投用,700余位高一新生懷著對高中生活的憧憬以及對新校園的好奇踏入校園。聊起新校園,他們眼里滿是光芒,充滿對學校的喜愛與信賴。雖然入學不到一周,老師們的貼心關懷,先進舒適的校園環境,讓他們自然而然融入這溫暖的大家庭中。
教室內,老師丁正富正在給同學們上課,他沒有攜帶任何設備,開口時,聲音便從教室兩側的音響里清晰地傳出。丁正富是高一(2)班的班主任,今年是他在蘇大附中教學的第29年,他告訴記者,從蘇附本部1996年創校時,他就入職參與教學了,今年來東校區帶第一屆學生,他感到非常有意義。“丁老師上課非常幽默,讓我們提起了學習的動力,我們都覺得他特別可愛。”學生吳雨箏說。教育教學質量,對于高中的家長和學生來說,是繞不開的話題。蘇大附中副校長陶剛向記者介紹道,學校兩個校區實行教研一體化管理。“我們每個學科、每個年級,每周都會進行兩次集中研討,討論下周的課程安排以及接下來的教學重點。”雖然兩個校區存在空間上的間隔,但它們并非獨立運行,學校對于高考方向的把握和日常教學的推進都是統一的。高中學位的擴充,讓學生和家長有了更多的選擇,蘇大附中在園區東西兩側布局,讓教育資源輻射至更廣區域。“聽說蘇附食堂的飯菜特別好吃。”“我了解到新校區建造時投入了很多智能化設備,很向往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當被問及為什么選擇這所學校時,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道。
開學后,新校園果然沒讓他們失望。吳雨箏介紹,學校食堂采用智能結賬設備,機器會根據盤子的形狀計算金額,緩解了食堂排隊擁擠的問題,也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午休、學習。
“我們的宿舍非常寬敞整潔,空調冷氣也很足,周邊沒有汽車鳴笛聲,晚上睡得特別安穩。”學生王子晉告訴記者,宿舍周邊環境十分優美,偶爾還能聽見鳥叫,睡覺時都能聞到大自然的清新氣味。這樣的環境讓他的心情很愉悅,學習效率也提升了不少。高一(2)班許智荃的媽媽,在新生報到當天也隨孩子一同走進校園。“學校的硬件和軟件都特別好,尤其是藍色跑道,看著就很洋氣。”她欣慰地說,“孩子在學校里,生活條件好一些、吃得舒心一些,我們家長也放心,孩子自然也會更樂意來學校、更安心地投入學習。”學生們舒適便捷的校園生活的背后,是建設方與學校的反復考量、精心打磨。蘇州工業園區城市重建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江海洋告訴記者,學校北側宿舍樓中間的空地,原本規劃為消防停車場地。為給學生提供更多運動空間,學校在該區域劃出6塊羽毛球場地。“學校更了解學生的習慣,從項目啟動到最終交付,學校全程參與,及時進行細節微調,使最終的呈現效果比較好,滿足了學校在實際教學與學生生活中的各項要求,讓校園空間利用更高效、更貼合學生需求。”江海洋說。
記者 顧趙忻
《姑蘇晚報》2025年09月09日A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