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在蘇州工業園區北部市民中心廣場上,一場名為“市民文化薈”的惠民盛宴悄然啟幕。4大板塊、30余項主題、300余場活動在園區北部、南部、漕湖三大片區接力開展,累計惠及市民超5萬人次。135個日夜流轉,這顆文化種子從最初的萌芽,逐漸生長為枝繁葉茂的大樹。
從“集中供給”到“散點滲透”,從“場館等待”到“服務上門”,園區各市民中心以“市民文化薈”為園區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更讓“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民受益”的機制落地生根。
全域共振,重構文化服務空間版圖
2021年,園區管委會秉持“民生為本”的理念,全力保障市民中心這一民心工程的建設,當年,由新時代集團運營的北部市民中心對外開放,此后南部市民中心、漕湖文體中心也相繼投用。四年時間里,在園區管委會的政策引領、資源支持與財政保障下,“15分鐘文化生活圈”從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而“市民文化薈”的開展,讓300余場活動在三大市民中心接力傳遞,原本的“文化孤島”轉變為輻射全域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
潮玩運動、非遺體驗、文化市集等多元場景在三大市民中心輪番上演,趣味保齡球、九宮格飛盤等打卡點圍滿市民,孩子們跟著老師體驗非遺燒箔畫,燙金工具在箔紙上勾勒出立體紋路,陽光映照下金箔熠熠生輝?!耙郧坝X得文化是‘陽春白雪’,現在才發現它就在這些接地氣的活動里?!笔忻駨埾壬母袊@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文化公共服務不僅打破了地域圍墻,更從“場館內”走進“生活里”。夏日里,夜幕下的市民中心廣場,老人們搖著蒲扇看《鐵血沂蒙》,孩子們依偎在父母身旁觀賞《我是哪吒2》,光影交錯間滿是煙火溫情。四個多月的“市民文化薈”中,一場場公益電影既點亮了三大市民中心的戶外廣場,也溫暖了周邊居民的夜晚。
“我們要讓文化服務像水一樣滲透到社區每個角落,讓市民不用‘追著活動跑’,而是活動‘主動找上來’?!笔忻裰行南嚓P負責人說。
多元賦能,文化生活綜合體煥新登場
“我今天看了《科學之旅恐龍島》,一會還準備去游泳,太好玩了!”9月中旬的一個周六下午,剛從劇院出來的小朋友樂樂,興奮地和媽媽分享。
今年5月啟動的“市民文化薈”以“心聚于此藝享生活”為主題,構建“心舞臺”“心動力”“心閱城”“心家園”四大板塊,聚焦不同年齡段、不同興趣群體的差異化需求,完成文化資源與市民需求的高效匹配,實現從“單項服務”到“多元賦能”的蝶變。
“心舞臺”讓藝術之光點亮城市夜空,實現專業演出與全民參與雙軌并行?!八嚻鹦纳卑鍓K引進近30場話劇、音樂會等高品質演出,《海底小縱隊》等兒童劇成親子觀演熱門之選,人偶劇《雪國夢幻》為暑托班的青少年留下難忘記憶?!拔沂敲裥恰卑鍓K則打破專業壁壘,為大眾搭建起“零門檻、全開放”的展示平臺。通過唯亭街道“我行我show”、職工文藝沙龍、小蘭花舞蹈展演等活動,讓每一位熱愛藝術的市民都能從觀眾席上走向聚光燈下,實現從文化受益者到文化創造者的身份轉變。
“心動力”以運動之美激發生命熱情,打造全民健身平臺。職工運動會的羽毛球、乒乓球賽事聯動多家企事業單位,揮拍對決,精彩攻防贏得陣陣喝彩。同時,健康課堂、體質監測點同步推進,星湖醫院共建“文體+健康”模式,為市民提供運動建議與義診服務,讓運動成為連接生活與健康的紐帶。
“心閱城”用知識之鑰開啟智慧之門,構建全民閱讀與文化體驗體系。伍爾夫作品展、莫言作品展等主題書展滿足多元閱讀需求;金雞湖Share青少年圖書市集吸引超千組家庭,作家見面會、閱讀闖關等活動讓孩子愛上閱讀。非遺體驗同樣精彩,扎染、點翠等主題活動場場爆滿,科普講座《神奇化學實驗》深入淺出,讓知識在互動中傳遞。
“心家園”立足“黨建引領+文化惠民”模式,以服務之心溫暖社區生活。主辦方通過打造“劇享時光致敬老兵”分享會傳承紅色基因,并依托公益電影、社區暑托班等形式服務全齡居民。此外,價值百萬元的惠民禮包發放給市民,內含演出優惠券、健身體驗券等,有效實現文化成果的全民共享。
通過文化、體育、科普、非遺的深度融合,“市民文化薈”為市民提供了“菜單式”的服務選擇,讓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興趣點。而園區各市民中心正以多元賦能的姿態,為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描繪“全面小康”新圖景。
精準惠民,讓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
公共文化服務的核心要義在于“著眼于人、落腳于人”。作為一場覆蓋多元場景的文化實踐,“市民文化薈”不僅為市民帶來了歡樂與便利,更在潛移默化中生動詮釋了市民中心“以文化人、服務為民”的核心使命,為城市公共文化服務創新提供了鮮活樣本。
在“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規劃啟幕的關鍵節點,面對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的新要求,園區各市民中心以精準服務回應群眾美好生活向往,通過創新實踐讓公共文化服務貼近群眾、融入日常,更以系統化、精準化的服務模式,切實將文化惠民落到實處。
各項活動暫時落幕,但服務永不停止。接下來,市民新年音樂會、心享課堂青年夜校文藝展演、“心藝杯”市民迎新健步嘉年華等一場場精彩活動將在3大市民中心依次上演。
蘇報記者 林達 蘇報通訊員 蘇小新
《蘇州日報》2025年11月27日A0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