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冬之交,秋深果碩、萬物收藏,是積蓄力量、孕育未來的時節。隨著本年度“上市苗圃學院”三大核心課程——苗圃領創營、金牌董秘班、團隊訓戰營相繼收官,近百名企業高管在結營儀式上分享感悟、凝聚共識。在蘇州工業園區這片沃土上,一批批創新種子正蓄勢待發,靜待來年破土參天。
2019年底,由園區金融發展和風險防范局指導、園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具體實施的“上市苗圃工程”在全國首創。這一全國首個IPO綜合賦能體系,旨在系統性、全周期培育上市企業。
六年精心培育,“苗圃”正“開花結果”,約400家“苗圃企業”在這片陽光雨露中茁壯成長,其中36家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占園區同期上市總量的95%。這不僅是苗圃工程的階段性成果,更是園區產業生態與資本沃土深度融合的生動圖景。
全周期培育,構建梯隊化的“上市軍團”
?“苗圃”的精髓,在于分類分期精準化培育。蘇州工業園區匠心推出的“上市苗圃工程”,也是基于精準構建“上市企業梯隊”的考量,一套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梯隊化培育體系,為企業成長護航。
作為全國首創的品牌,這套“IPO綜合賦能體系”包含了培訓、政策、資本、產業、專業資源、傳播等全鏈條服務內容。隨著“苗圃工程”推出2.0新政策,綜合考慮企業估值、銷售、研發、階段性成果等多層次資本市場企業上市的關鍵指標,園區動態篩選和培育一批擬上市企業,按照“培育一批、股改一批、上市一批”思路,分產業、分階段、分板塊開展上市培育工作。
“苗圃企業”的認定也有一套明晰規則,分基礎企業、重點企業、擬上市企業三類,在符合園區重點產業規劃的基礎上,綜合考慮近兩年凈利潤、營收水平、研發投入、最近一輪投后估值、擬上市進程等條件,精準篩選一批好苗子。“入圃”企業覆蓋了新能源、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當下全球經濟發展中具有高成長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關鍵領域。
蘇州振旺光電有限公司正是這套梯隊培育體系的受益者。作為一家專注于天文攝影生態鏈建設的創新型科技企業,振旺光電已連續5年在全球銷量遙遙領先。“上市苗圃工程”在“選苗”時,就將其納入“重點層”企業。今年5月份,公司負責人文佳在系統性輔導中,聆聽了《中國資本市場與經濟投資展望》《產業投資分析及上市路徑規劃》等專業課程,在這期間振旺開始將目標瞄準資本市場。“我們不僅厘清了上市路徑,更在園區上市苗圃精準對接下,高效解決了一些個性化問題,對未來上市的信心也更足了。”文佳表示。
課程體系支撐,打造適配發展的知識矩陣
全面注冊制改革對公司治理結構優化、風險防范機制建立提出了更高要求。上市,不再僅僅是業績的比拼,而是從單一業績考核轉向對企業綜合能力的全面檢驗。
園區富有遠見地洞察到這一趨勢,為企業量身打造了一套精準化的知識賦能體系,核心就是“上市苗圃學院”。它并非傳統意義上的“課堂”,而是一個以實戰為導向的“賦能場”,邀請行業大咖、實戰導師分享授課,為苗圃企業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IPO輔導。
“上市苗圃學院”精心打造了一個“3+N”的知識武器“矩陣”。“3”大核心課程,精準覆蓋了從企業實控人、“董監高”到核心執行團隊等不同層次的關鍵角色。“N”是指上市苗圃學院結合時下熱點,精準捕捉企業最高頻、最迫切的需求點,開設N個苗圃定制小課,不斷豐富課程內容。今年,苗圃開設了“降本增效工作坊”“出海實戰工作坊”“戰略組織工作坊”等,聚焦企業不同發展階段和關鍵痛點,憑借專業的師資團隊、前沿的課程內容以及貼心的服務模式,高度契合企業實際需求。
“比解決一個具體技術難題更為重要的是,讓我對企業治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久心醫療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建燕參加課程后獲益匪淺。二元(蘇州)工業科技有限公司CEO鄧森林也認為,課程不僅重塑了企業戰略視野,更讓學員間自發形成多組產業鏈合作,印證了園區“產融生態”的蓬勃生命力。
據統計,“3+N”培訓體系目前已經開設33個班級,惠及近1500位高管;同時挖掘各專業機構優勢,通過菜單式選學方式,已開設36場針對性更強的模塊課、定制課,涵蓋出海規劃、戰略、并購、銷售、研發、IPO等多個主題。
多元化賦能,營造雨林式的“服務生態”
“上市苗圃工程”最被企業稱道的,是其構建的多元化、網絡化的“114服務體系”,如同一個充滿活力的“雨林生態”,讓企業自由呼吸、協同進化。
第一個“1”,是匯聚頂級的“苗圃服務伙伴”,集聚了上市苗圃黨建共同體、IPO專業機構等服務伙伴,形成強大的服務合力。第二個“1”,是便捷高效的“苗圃線上專區”,將IPO服務信息一網打盡。“四平臺”打通政府服務“最后一米”,打造“3+N”課程體系,搭建企業與交易所面對面交流平臺,構建溫暖的“校友圈”。
不僅如此,園區還為企業引來解燃眉之急的金融活水——“苗圃貸”。這是園區依托風險補償資金池,為“苗圃企業”量身定制的政策性金融產品。新美光(蘇州)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便是“苗圃貸”的受益者。作為一家專注于半導體硅片研發的高科技企業,研發投入巨大,資金需求旺盛。“‘苗圃貸’猶如一場及時雨,以優惠的利率和便捷的流程,為我們注入了寶貴的資金活水。”新美光(蘇州)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杜春宇說。
作為全國首個IPO綜合服務品牌,“上市苗圃工程”不僅提供上市輔導培訓,引入金融活水,還搭建產業對接平臺,扮演“超級紅娘”的角色。今年,了解到“苗圃企業”星邏智能希望為無人機巡檢系統提高續航,“超級紅娘”馬上牽線搭橋,精準對接資源,促進其與創新技術固態電池企業合源鋰創的合作,助力企業間協同創新與發展。
六年“苗圃”,正待“滿園”。從最初的政策構想,到如今培育出36家上市公司、約400家后備企業的“熱帶雨林”,蘇州工業園區“上市苗圃工程”用實踐印證了一個道理:一流的營商環境,是構建一個讓創新種子自然萌發、茁壯成長的生態系統。在這里,每一棵“樹苗”都能被看見、被滋養、被成就,共同構成園區面向未來的、生生不息的資本森林。
蘇州工業園區融媒體中心撰稿人 唐曉雯 蘇報記者 陳燕
《蘇州日報》2025年11月26日A03版
